台北車站二樓美食這個地方,真的是我這個貪吃鬼的救星!每次趕車前肚子餓,或是跟朋友約在車站碰面不知道吃什麼,第一個想到就是衝上二樓。這裡就像個大型美食聯合國,從最道地的台灣味到漂洋過海來的異國風情,通通找得到,重點是選擇多到眼花撩亂,價位也算親切。今天我就來分享我踩點無數次後,真心覺得值得一試的10家好味道,當然也會老實說說我覺得普普的,畢竟大家時間寶貴,錢更要花在刀口上嘛!記得啊,台北車站二樓美食絕對是解決你飢腸轆轆的首選戰場。
我的台北車站二樓美食心頭好TOP 10 (含真實體驗!)
-
名稱:老王記牛肉麵
特色與亮點: 這家的紅燒湯頭,我跟你說,真的是用時間熬出來的深度。喝起來濃郁卻不死鹹,帶點微微的甘甜(我猜是蔬菜熬煮的功勞),中藥香氣若有似無,很舒服。麵條我每次都選家常寬麵,口感就是Q彈有勁,吸附湯汁的能力一流。牛肉給得很大方,塊頭不小,燉到那種筷子一夾就散開的軟嫩,筋的部分膠質滿滿,吃起來很過癮。最棒的是桌上有好幾種厲害的辣油和酸菜讓你自己加,我超愛那個帶點焦香的辣椒渣。
推薦理由: 絕對是台北車站二樓美食裡,水準非常穩定的經典台灣味。想吃一碗紮實、味道正點的牛肉麵,來這就對了。我每次想不到吃什麼,或是突然懷念那個牛肉香,就會自動走到這裡。
搭配建議: 一碗麵分量很足,男生吃絕對飽。胃口小的朋友,可以點個小菜分著吃。我特別愛他們的滷豆乾和海帶,滷得很透,配麵剛剛好。
實用資訊:
- 推薦店家: 老王記牛肉麵(美食街內,靠近南二門方向)
- 價格區間: 牛肉麵 $180-$220
- 必點菜單: 紅燒半筋半肉牛肉麵(我的最愛)、清燉牛肉麵(清爽派可選)、滷味拼盤(豆乾、海帶、滷蛋都不錯)
個人小嘀咕: 用餐尖峰時間人真的爆多,要有排隊的心理準備。位置也有點擠,想好好聊天可能有點難。
-
名稱:丸福壽司 迴轉台
特色與亮點: 在台北車站二樓美食區想吃點日式清爽的,丸福壽司是個方便快速的選擇。食材新鮮度以迴轉壽司來說,我覺得算OK,至少我吃過幾次都沒有怪味。醋飯的酸甜比例拿捏得不錯,不會過酸或過甜。迴轉台上除了常見的鮭魚、鮪魚、蝦子,也會有一些當季限定或創意軍艦、炙燒壽司。偶爾會看到師傅現捏補充,感覺比較安心。
推薦理由: 想吃點生食、不想吃太飽太油膩,或是趕時間想快速解決一餐,迴轉壽司就是好夥伴。價格透明(看盤子顏色),選擇也算豐富。
搭配建議: 點幾貫喜歡的生魚片壽司,搭配一碗熱騰騰的味噌湯(他們的味噌湯料還不少,有時候有豆腐、魚肉),再加個茶碗蒸,就是舒服的一餐。
實用資訊:
- 推薦店家: 丸福壽司 台北車站店(美食街內,靠近東側)
- 價格區間: 依盤色計價,$40 – $120 不等
- 必點菜單: 炙燒鮭魚肚、鮮蝦手卷、玉子燒壽司、味噌湯
個人小嘀咕: 跟高級壽司店當然不能比,但以這個價位和地點,算是安全牌。有時候尖峰時段迴轉台上的壽司感覺放得有點久,我會直接跟師傅點現做的。醋飯偶爾會偏軟一點點,但不嚴重。
-
名稱:阿嬤ㄟ古早味滷肉飯
特色與亮點: 這家小攤,就是衝著那股濃濃的懷舊香氣!他們的滷肉是典型的肥瘦相間手切肉丁(不是絞肉哦!),滷汁顏色很深,充滿醬香和微微的油蔥酥香氣,重點是吃起來不死鹹,帶一點點甘味。滷汁淋在熱騰騰的白飯上,那個光澤…嘖嘖,食慾馬上來!配上半顆滷得入味、蛋黃綿密的滷蛋,真的很有阿嬤的味道。我特別喜歡他們的白飯煮得不錯,粒粒分明,不會糊糊的。
推薦理由: 想吃一碗令人滿足、道地台灣靈魂食物?台北車站二樓美食裡,這家的滷肉飯絕對名列前茅!簡單、純粹的好味道,價格實惠。
搭配建議: 一碗滷肉飯配顆滷蛋是基本。再點個燙青菜(淋點肉燥就很好吃)或是白菜滷,均衡一下。他們的貢丸湯也不錯,貢丸蠻扎實的。
實用資訊:
- 推薦店家: 阿嬤ㄟ古早味(美食街內,找找看紅色招牌)
- 價格區間: 滷肉飯(小) $40 / (大) $55, 滷蛋 $15, 燙青菜 $40
- 必點菜單: 大碗滷肉飯加滷蛋、燙地瓜葉或A菜、貢丸湯
個人小嘀咕: 對不吃肥肉的人來說可能比較困擾,他們的瘦肉比例不算特別高。有時候生意太好,動作會有點趕。
-
名稱:泰泰風 南洋料理
特色與亮點: 突然想來點酸辣開胃的嗎?泰泰風是我在台北車站二樓美食區會選擇的南洋料理。他們的打拋豬肉飯香氣很足,九層塔、辣椒、蒜末爆炒的鑊氣有出來,豬肉末炒得乾香,不會油膩膩的,辣度可以調整(記得點餐時先說),非常下飯!綠咖哩雞也很受歡迎,椰奶香濃,雞肉入味,帶點微辣。他們的醬料區有魚露、檸檬汁、辣椒粉等,可以自己調整味道。
推薦理由: 想吃點重口味、酸辣開胃的異國風味,換換口味的好選擇。風味算道地,價格合理。
搭配建議: 單點一個主餐(飯類)就很有飽足感。想更豐盛可以加點炸春捲(沾梅子醬好吃)或涼拌青木瓜絲(清爽解膩)。
實用資訊:
- 推薦店家: 泰泰風 台北車站店(美食街內,位置靠中間區域)
- 價格區間: 主餐(飯類) $130 – $180
- 必點菜單: 打拋豬肉飯(辣度可調)、綠咖哩雞飯、摩摩喳喳(飯後甜點)
個人小嘀咕: 有時候打拋豬肉的豬肉末炒得比較乾,口感會偏硬一點點。綠咖哩的蔬菜有時給得比較少。
-
名稱:蔥蔥蔥 爆漿湯包
特色與亮點: 喜歡湯包的朋友注意了!這家主打的就是皮薄、湯汁多。一籠湯包端上來,熱氣騰騰,小心翼翼夾起來,能感覺到裡面沉甸甸的湯汁在晃動。咬開一個小口,滾燙鮮美的湯汁立刻湧出(千萬小心燙口!),豬肉餡鮮甜,帶點薑味去腥。他們的薑絲切得很細,醋的酸度也夠,搭配起來很對味。
推薦理由: 台北車站二樓美食裡,想吃現蒸小籠湯包解饞,這家是不錯的選擇。湯汁是真的多,現點現蒸要等一下,但值得。
搭配建議: 點一籠湯包(通常是8顆),配一碗簡單的酸辣湯或蛋花湯就很滿足。胃口好可以加份小菜。
實用資訊:
- 推薦店家: 蔥蔥蔥 爆漿湯包(美食街內,留意蒸籠冒煙的地方)
- 價格區間: 招牌鮮肉湯包 $130/籠
- 必點菜單: 招牌鮮肉湯包
個人小嘀咕: 皮是真的薄,但相對也比較容易破,夾的時候要輕柔一點。價格以小吃來說不算便宜,但看在湯汁爆漿的份上,偶爾吃一次可以接受。
-
名稱:韓咕哩 韓式石鍋拌飯
特色與亮點: 想吃熱呼呼帶鍋巴的韓式拌飯?韓咕哩可以滿足你。最經典的牛肉石鍋拌飯是我的常點款。各種顏色的蔬菜(豆芽、菠菜、紅蘿蔔絲、小黃瓜、泡菜、海苔絲)鋪在白飯上,中間一顆生蛋黃,底下藏著牛肉片。服務生送上桌時石鍋還會滋滋作響。趕緊把辣醬拌下去(辣醬給得很大方,怕辣可以請他少放),讓熱鍋把蛋黃和蔬菜、飯拌勻,最精華的就是貼著鍋邊結成的金黃焦脆鍋巴!香氣十足。
推薦理由: 冬天吃特別溫暖滿足,蔬菜量也不少,感覺營養均衡一點點。喜歡鍋巴的人會愛這種焦香。辣醬夠味。
搭配建議: 一份石鍋拌飯分量十足。可以搭配海帶湯或韓式煎餅分食。
實用資訊:
- 推薦店家: 韓咕哩 石鍋拌飯(美食街內,靠近北側)
- 價格區間: 石鍋拌飯 $160 – $190
- 必點菜單: 牛肉石鍋拌飯、泡菜豬肉石鍋拌飯
個人小嘀咕: 有時候鍋巴結得太多太硬,咬起來有點費力。蔬菜的新鮮度偶爾會有點落差,但大部分時間OK。動作稍慢,趕時間要注意。
-
名稱:嚐仙 芋圓甜品專賣
特色與亮點: 吃完鹹的總想來點甜的吧?嚐仙是我的飯後甜點首選之一(尤其夏天!)。他們的芋圓、地瓜圓很Q彈,不是軟爛那種,吃得到真材實料的芋頭和地瓜香氣。配料選擇很多:紅豆煮得綿密鬆軟但不會爛,仙草滑嫩,芋頭塊也燉得很透。糖水甜度我覺得剛剛好,不會甜到發膩。可以看冰塊要多少,或是點熱的。
推薦理由: 台北車站二樓美食吃飽後,來碗料多實在的傳統甜品,完美收尾!芋圓控不能錯過。選擇多,可以自選配料組合。
搭配建議: 點一碗綜合芋圓(通常有芋圓、地瓜圓、紅豆、珍珠、仙草等),就是經典款。喜歡芋頭一定要加點芋頭塊。冬天可以點熱的燒仙草。
實用資訊:
- 推薦店家: 嚐仙 台式甜品(美食街內,通常有獨立座位區)
- 價格區間: $65 – $90
- 必點菜單: 綜合芋圓冰/熱、燒仙草(冬季限定感)
個人小嘀咕: 假日或晚上人很多,位置常常一位難求。芋頭塊不是每次都能吃到,太熱門了容易被點完。
-
名稱:炸雞大獅 台式炸雞
特色與亮點: 有時候就是會突然很想吃邪惡的炸物!炸雞大獅的炸雞,外皮炸得超級酥脆,咬下去卡滋作響,裡面的雞肉(我愛腿排)則是保持著多汁軟嫩,醃製的味道很夠,帶點蒜香和微微的甜味。他們的口味選擇很多,經典椒鹽、甘梅、海苔、辣味等等。薯條也是那種粗薯,炸得外酥內鬆軟。當點心或簡單吃一餐都很滿足。
推薦理由: 想吃香噴噴、多汁的台式炸雞在台北車站二樓美食區解饞,這家味道不錯,現炸要等但值得。口味多變化。
搭配建議: 點個無骨腿排餐或棒腿餐,配上汽水或無糖茶解膩。甘梅薯條是很有台灣特色的點心。
實用資訊:
- 推薦店家: 炸雞大獅 台北車站店(美食街內或外圍餐飲區,留意一下)
- 價格區間: 單點雞排 $75-$85, 套餐 (含薯條飲料) $130-$150
- 必點菜單: 無骨脆皮腿排 (椒鹽/甘梅/海苔)、甘梅地瓜薯條
個人小嘀咕: 現炸需要時間,尖峰時段等比較久。炸物吃多難免油膩,偶一為之就好。價格越來越貼近餐廳了…
-
名稱:大阪王將 日式煎餃
特色與亮點: 日本連鎖品牌,主打就是那底部煎得金黃焦脆、內餡多汁的日式煎餃(餃子)。他們是用平底鍋煎出一整片像蕾絲邊的脆皮底,視覺和口感都很棒。內餡是高麗菜和豬肉的組合,口感紮實,味道鮮甜。搭配的醬油醋汁很解膩。除了經典煎餃,也有拉麵、炒飯等選項,但煎餃還是招牌。
推薦理由: 台北車站二樓美食想吃點日式小點心,或喜歡脆皮煎餃的人,這家品質穩定。煎餃技術不錯,脆底很誘人。
搭配建議: 點一份煎餃(6顆或12顆),當點心或搭配一碗迷你叉燒拉麵(分量較小)當正餐也不錯。
實用資訊:
- 推薦店家: 大阪王將 台北車站店(通常位於二樓外圍餐飲區,非美食街內)
- 價格區間: 煎餃(6顆) $90-$100, 拉麵 $160-$220
- 必點菜單: 元祖燒餃子 (6顆或12顆)
個人小嘀咕: 單價偏高,尤其以煎餃來說。內餡口味偏日式清淡路線,喜歡重口味如鍋貼的人可能會覺得不夠味。
-
名稱:丸龜製麵 烏龍麵
特色與亮點: 現場製作、口感滑溜帶勁的讚岐烏龍麵是最大賣點!看著師傅在開放廚房煮麵、過冷水,保證新鮮。湯頭走清爽路線(豚骨或柴魚),可以自己加炸屑(天かす)、蔥花、七味粉調整。炸物(天婦羅)是另一個重點,種類不少,現炸出來酥酥脆脆,沾麵汁很好吃。點餐流程像流水線,速度快。
推薦理由: 台北車站二樓美食中想吃清爽、快速、麵條口感好的日式烏龍麵,丸龜是可靠的選擇。炸物選擇也多。
搭配建議: 點一碗基本款的釜玉烏龍麵(溫泉蛋拌麵)或豆皮烏龍麵,再依喜好挑1-2樣炸物(炸雞、炸蝦、蔬菜天婦羅都很熱門)。
實用資訊:
- 推薦店家: 丸龜製麵 台北車站店(位於二樓外圍餐飲區,通常靠近轉運站方向)
- 價格區間: 烏龍麵 $100-$150, 炸物 $30-$60/件
- 必點菜單: 釜玉烏龍麵、豆皮烏龍麵、現炸雞塊、炸蓮藕
個人小嘀咕: 湯頭真的偏淡(是特色啦),重口味的人可能覺得不夠力。排隊動線有時候會混亂,尤其炸物區人多的時候。環境比較吵雜。
台北車站二樓美食真心話時間:優缺點一次看
說真的,在台北車站二樓覓食,就跟人生一樣,有優點也有缺點啦!
優點讓你捨不得走:
- 宇宙無敵霹靂方便! 這點真的打遍天下無敵手。不管是搭火車、高鐵、捷運、客運,通通匯集在這裡。肚子餓了?上二樓就對了,不用出站風吹日曬雨淋。趕車前抓緊時間填飽肚子,這裡絕對是首選。換句話說,找台北車站二樓美食,超級省時省力。
- 選擇多到讓你選擇障礙發作! 從最台的滷肉飯、牛肉麵、排骨便當,到日式壽司拉麵、韓式拌飯、泰式打拋豬、港式燒臘、義大利麵、美式漢堡…你想得到的、想不到的,這裡大概都有個一兩家。甜點飲料也一大堆,飯後想來碗冰或喝杯手搖都沒問題。完全不怕找不到自己想吃的類型。
- 價格帶很寬,豐儉由人。 這裡有$100出頭就能吃飽的滷肉飯套餐、拉麵,也有$200多甚至更高的精緻套餐。你可以很省錢地解決一餐,也可以稍微吃好一點。預算好控制。
- 翻桌速度算快(大部分啦)。 畢竟是車站,大家吃飯時間通常抓得比較緊。店家也習慣了,所以整體來說,找位置不會等到天荒地老(除了超級熱門的幾家尖峰時間)。吃完就走,效率很高。
缺點也要老實說:

- 人!超!多!尤其吃飯時間和假日。 這絕對是最大魔王。想像一下下班時間、放學時間、連假前夕那種萬頭鑽動的景象。美食街像戰場,找位置要靠眼明腳快,有時還要跟陌生人併桌。環境音量大到講話要用吼的。想悠閒吃飯?門都沒有!純粹為了找台北車站二樓美食而來,要有心理準備。
- 用餐環境…嗯,就是美食街水準。 吵雜是基本款,桌面有時來不及清潔乾淨,座位也比較擁擠。追求氣氛、想好好聊天談事情的話,這裡絕對不適合。吃完身上可能會殘留點食物混合氣味(尤其是炸物或味道重的料理)。
- 品質偶爾會飄移。 因為人潮多、壓力大,有些店家在尖峰時段可能為了趕速度,品質就沒那麼穩定。例如湯頭變淡了、炸物不夠酥脆了、青菜量變少了…這是我親身遇過的。所以有時吃起來感覺普通,不是你的錯覺。
- 踩雷風險還是存在。 雖然整體水準不至於太差,但那麼多家店,總有幾家評價比較兩極,或是剛好那天師傅失手。做功課(像我這篇!)或觀察哪家排隊人多,可以稍微降低風險。
- 座位設計不是每家都舒服。 有些位置的桌子高度或椅子坐起來不太符合人體工學,吃久了不太舒服。
總結一下:
台北車站二樓美食 就是一個講求 「快速、方便、選擇多」 的超級補給站。它完美地解決了在交通樞紐的餐飲需求。如果你追求的是 「精緻用餐環境、頂級美味、安靜氛圍」,那這裡可能會讓你失望。
對我這種常跑車站、講求效率、或者單純就想趕快吃飽的懶人而言,這裡真的很實用。只要 避開超級尖峰時段(能避就避!)、鎖定幾家口碑好店(像上面推薦的)、對環境不要有過高期待,通常都能得到一頓還不錯、足以果腹的餐食。畢竟,當你拖著行李、趕著搭車時,能快速找到一攤熱騰騰、味道不差的食物,那份滿足感,也是台北車站二樓美食獨有的魅力,對吧?
台北車站二樓美食快速攻略表 (懶人包)
類型 | 店家名稱 | 招牌推薦 | 價格帶 | 適合情境 | 備註 |
---|---|---|---|---|---|
經典台味 | 老王記牛肉麵 | 紅燒半筋半肉牛肉麵 | $180-$220 | 想吃飽足、熱騰騰的經典 | 湯頭濃郁,肉大塊,尖峰排隊久 |
經典台味 | 阿嬤ㄟ古早味 | 大碗滷肉飯 + 滷蛋 | 飯$55 + 蛋$15 | 快速、便宜、道地 | 手切肉丁,醬香不死鹹,肥肉比例稍高 |
日式風情 | 丸龜製麵 | 釜玉烏龍麵 + 炸雞塊 | 麵$100+ 炸物$45 | 想吃清爽Q彈麵條,速度快 | 現做烏龍麵,湯頭偏淡,炸物現點現炸 |
日式風情 | 丸福壽司 | 炙燒鮭魚肚、鮮蝦手卷 | 依盤色$40-$120 | 想吃生食/壽司、不餓 | 迴轉方便,新鮮度OK,尖峰壽司台流轉快 |
日式風情 | 大阪王將 | 元祖燒餃子 (6顆) | $90-$100 | 愛脆皮煎餃 | 日式煎餃脆底,單價稍高,口味偏淡 |
異國料理 | 泰泰風 | 打拋豬肉飯 (辣可調) | $130-$180 | 想吃酸辣開胃重口味 | 鑊氣足,下飯,蔬菜量有時不穩 |
異國料理 | 韓咕哩 | 牛肉石鍋拌飯 | $160-$190 | 想吃熱呼呼帶鍋巴 | 鍋巴香,蔬菜多,鍋巴有時太硬 |
點心甜品 | 蔥蔥蔥 爆漿湯包 | 招牌鮮肉湯包 (8顆) | $130 | 想吃湯汁多的小籠湯包 | 湯汁爆多,皮薄,小心燙、易破 |
點心甜品 | 炸雞大獅 | 無骨脆皮腿排 (椒鹽) | 單點$75-$85 | 邪惡炸物慾望爆發 | 外酥內多汁,現炸等時、油膩 |
點心甜品 | 嚐仙 | 綜合芋圓冰/熱 | $65-$90 | 飯後甜點、芋圓控 | 芋圓Q彈,配料多,座位少難等位 |
台北車站二樓美食 Q&A – 你問我答!
Q1:我是第一次去台北車站二樓,請問美食街具體位置在哪裡?會不會很難找?
A: 別擔心!找 「台北車站二樓美食」 其實很簡單。台北車站很大,請直接找 「北二門」 或 「南二門」 附近的電扶梯或樓梯上二樓。上到二樓後,通常會看到明顯的餐飲區指引招牌(像「微風台北車站」的指標)。主要分兩大塊:一個是 中間區域的大型開放式美食街(有點像百貨公司美食街,很多攤位圍繞著公共座位區),另一個是 沿著車站外圍的獨立餐廳店面(像丸龜製麵、大阪王將、部分咖啡廳等)。第一次去可能會覺得眼花撩亂,但繞一圈大概十分鐘就能掌握全貌了。記住 「北二門」、「南二門」上二樓 這個重點準沒錯。
Q2:預算有限,想找$100左右能吃飽的台北車站二樓美食,推薦哪幾家?
A: 精打細算沒問題!在 台北車站二樓美食 裡,還是有不少親民選擇:
- 阿嬤ㄟ古早味: 點個 大碗滷肉飯($55) + 滷蛋($15) = $70,再點碗貢丸湯($35)也才$105,絕對飽足又經典。
- 美食街便當/簡餐店: 仔細逛逛,通常能找到幾家賣 台式排骨飯、雞腿飯或三寶飯 的攤位,價格大多落在 $100-$130 左右,有主菜、飯、幾樣配菜,很實在。
- 丸龜製麵: 點一碗最基礎的 豆皮烏龍麵($89) 或 湯烏龍($79),麵體分量足,湯頭可以免費加蔥花炸屑,男生可能稍嫌單薄,但女生通常夠飽。
- 部分麵攤/餛飩攤: 有些賣 乾麵、湯麵、餛飩麵 的小攤,價格通常也在 $80-$100 上下。
鎖定滷肉飯、便當類、基礎烏龍麵或湯麵,百元上下吃飽絕對可行!
Q3:我是素食者,在台北車站二樓美食區容易找到吃的嗎?有什麼推薦?
A: 素食者在 台北車站二樓美食 區確實需要稍微花點心思找,但 絕對有得吃!重點在於看清楚標示或直接詢問店家:
- 專賣素食的攤位: 美食街裡面通常有 1-2家專門的素食攤位,提供素食便當、素燥飯、素麵、湯品等。菜色會每日變化,推薦直接去這類店家最方便。
- 可調整的店家:
- 滷味攤: 挑選純素的食材(豆干、海帶、蔬菜捲、素肚等),請店家只用醬油滷汁不加葷湯。
- 麵攤/飯攤: 詢問是否有 「全素」 的選項,例如 素燥飯(有些店家有)、蔬菜湯麵(確認湯頭是清的蔬菜湯)。
- 泰泰風/異國料理: 問問看是否有 蔬菜炒飯(確認不用蝦醬、魚露)、純蔬菜的咖哩(確認醬料基底)。
- 丸龜製麵: 點 「蔬菜咖哩烏龍麵」(確認咖哩是素的)或 「湯烏龍」 不加炸屑(有蔥花可請他去掉)。
- 嚐仙甜品: 芋圓冰/燒仙草 本身是素的,選配料時避開葷食(通常配料都素的),注意芋頭有時可能用豬油炒(較少見,但可問)。
- 小提醒: 素食種類很多(全素/蛋奶素/五辛素等),點餐時 務必明確告知店家你的需求(例如:「請問這個是全素的嗎?有無含蔥蒜蛋奶?」)。雖然選擇不像葷食那麼琳瑯滿目,但用心找或提前鎖定素食攤位,一定可以找到能吃的東西。